1.开展绩效运行监控有什么作用?绩效运行监控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绩效目标实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机制性安排。一是强化各部门的预算绩效责任,避免“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等问题发生。二是促进绩效目标实现,通过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三是规范资金使用,保障预算执行进度,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2.绩效运行监控的对象和实施主体是什么? 绩效监控的对象分为项目支出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项目支出绩效监控对象为部门(单位)预算项目资金,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监控对象为部门(单位)预算全部资金。绩效运行监控按照实施主体不同,划分为预算单位绩效监控和财政重点监控。一是预算单位绩效监控,实施主体是预算单位。预算单位在全面实行绩效监控的基础上,应对重点政策和重大项目,以及巡视、审计、有关监督检查、重点绩效评价和日常管理中发现问题较多、绩效水平不高、管理薄弱的项目予以重点监控。二是财政重点监控,实施主体是财政局。财政局在预算单位绩效自主监控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适时选取部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实施期长的政策和项目开展重点绩效监控,通过数据信息分析、信息系统预警、综合核查等方式,对相关政策和项目的资金拨付进度、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等情况实施监控。 3. 绩效运行监控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绩效运行监控的内容包括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预算资金执行情况、项目实施情况等。 绩效运行监控主要采用目标比较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并以定量分析为主,将绩效实现情况与预期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对目标完成、预算执行、组织实施、资金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评判。 4. 绩效运行监控的监控时点及报送监控材料内容是什么? 预算项目绩效运行监控的监控时点为每年的6月30日和9月30日。每年7月和10月,市级部门(单位)要集中对1—6月和1—9月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一次绩效监控汇总分析。市级部门(单位)1—6月、1—9月绩效监控报告以及《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监控情况表》和《项目支出绩效监控情况表》分别于7月15日、10月20日前报送市财政局。 5. 开展绩效评价有什么作用? 绩效评价是对已执行完成的预算管理活动进行全面“体检”,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预算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以利于被评价部门、单位发现在资金投入、使用和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6. 绩效评价有哪些分类? 绩效评价按照支出的范围和内容划分,分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两类。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以项目支出为对象,以项目实施所带来的产出和效果为主要内容,以促进部门和单位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开展的评价活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是以部门全部预算资金为对象,以部门所有支出达到的产出和效果为主要内容,以促进部门高效履职为目的所开展的评价活动。 7.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包括绩效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三类。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等。 8.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是从财政资金预算和执行的角度,评价部门年度目标、部门管理、部门资源、部门履职和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部门职责出发,评价年度预算资金与部门职能、绩效目标、工作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和匹配性。二是部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能否为部门有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三是部门履职是否到位,计划是否完成,绩效目标是否实现。四是资源配置数量和结构是否合理,能否保证正常履职和工作任务的完成。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 9. 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于哪些方面? 预算绩效管理结果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 一是优化预算资源配置,绩效管理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推进财政和各部门完善预算管理、改进政策措施、提高履职效能,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果。 二是推进依法监督和信息公开,预算绩效管理依法接受审计监督,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及时移送相关纪检监察部门,切实强化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意识。重要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与预决算草案同步报送人大,全部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主动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 三是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和干部年度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履职尽责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10. 为什么建立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 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一是第三方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有助于促进评估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二是借助第三方所具有的人才、专业和理论优势,有助于发挥社会各方优势,建立长效机制,提高评估评价质量。三是有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更好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11. 在哪些方面可以引进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参与预算绩效管理? 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复核、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制定、预算绩效课题研究等环节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参与。 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原则上不得委托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开展,确需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协助的,委托方仅限于将部分事务性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协助参与,不得以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名义代替委托方对外出具相关报告和结论。 12. 专家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条件有哪些? 专家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包括基本条件和专业条件两部分。
|